自由度 100% 的閱聽時代來臨?從線性到非線性的媒介變革

身為一個傳播所的學生,我很喜歡傳播學揉合社會學、心理學,再加入科技與文化觀點去分析媒體各個面向的方式。(都會有個衝動想回去念博士,然後再被身邊的人勸退XD)最近重拾一本很經典的傳播讀物——《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雖然作者波茲曼撰寫書籍的環境是 1985 年,那時正是電視的黃金年代,印刷出版業被這個強勢的媒體打得措手不及,主流媒體的變革就此展開,因此誕生這本反思新舊媒介如何人類思想的鉅作。 不過時間快轉到四十年後的現在,電視在十年前就被數位媒體全面夾殺,YouTube、OTT 平台、TikTok 陸續崛起,人們利用科技的便利創造出更新一代的娛樂霸主,海量的資訊轟炸閱聽人有限的注意力,電視儼然也走到當年印刷出版業的處境,從帝王寶座黯然下台。 而四十年後的出版業呢?雖然一樣是相較弱勢的媒介,但也因應分眾化走出了獨特的定位。不只仍然是學子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仍是學術研究文獻考究的重要媒介來源(2023 年的教授還是維持傳統,不會要求你要拿電視節目或抖音短片的知識作為論文 reference),且還是有一部份的人喜歡紙張的溫度感,喜歡透過紙本閱讀小說、詩集或知識。出版業沒有死去,只是更加分眾了。

自由度 100% 的閱聽時代來臨?從線性到非線性的媒介變革
自由度 100% 的閱聽時代來臨?從線性到非線性的媒介變革

【電影雜感】語言、時間與高等物種:關於《異星入境》哲學延伸思考

⚠️警告!本篇都是雷⚠️ 鬼月的週五晚上,本來想打開驚悚片應應景,但找不到心儀的電影,剛好滑到一直評價都不錯的《異星入境》,便想好吧來看看!結果直接把驚嚇之夜變成一趟在宇宙塵埃間漫遊哲學與語言學的知識之旅,腦袋非常富足! 《異星入境(Arrival)》從一段看似是記憶的片段開頭,描繪女主角 Louise 和女兒從出生到死亡的相處。然後時間拉回現在,Louise 在大學講課時,看到新聞發表有 12 個未知飛行物降落在世界各地,引發熱議。身為語言學家的她,很快就被政府招喚,擔任與外星生物溝通的重責大任,任務的最高宗旨是——了解外星人降落地球的原因。 在與外星人的溝通中,Louise 理解到他們使用的是「非線性文字」,不像中文說話的聲音與使用的文字是能對得上的,並且有撰寫時序。外星人用的文字,只要一個符號就可以代表一段複雜的意義。相當省時間的方法!(不像我們論述一個概念可能要打好幾百字…) Louise 學習到外星人的語言後,也一併學習到他們的思考方式——非線性時間概念。白話文就是能一次透析過去、現在及未來,也就可「預知未來」!這成功在片尾讓 Louise 解決危機。更理解到外星人來地球的原因——教導人類學會此語言,也就擁有了不受線性時間約束的能力,文明與科技得以大幅提升,並在 3000 年後幫助這個外星物種渡過難關。

【電影雜感】語言、時間與高等物種:關於《異星入境》哲學延伸思考
【電影雜感】語言、時間與高等物種:關於《異星入境》哲學延伸思考
⛅ MindyLi

NCCU 傳院出身,從科技媒體到數位行銷,這輩子應該離不開網路圈,最愛山海自由空氣。其他文字作品請看《風傳媒》、《INSIDE》 | Linkedin: MindyLi | a95504@gmail.com